成都天回镇藏着大秘密
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一处俗称“老官山”的地方,因修建地铁3号线,4座汉墓被考古队员发现。12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考古发掘成果:出土的织机模型根据一起被发现的15个木俑的比例进行推测,真实的织机有两三米高,与唐代出现的花楼机不相上下。成都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肖璘透露,修复后的蜀锦织机模型和粉彩木俑将有望在成都博物院新馆中展出。
发现:蜀锦织机个头大
发掘领队谢涛还记得,当揭开最大的2号墓上的泥土时,一座竖穴土坑木椁墓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与其他墓葬不同,土圹内的髹漆木椁的椁板上铺着一张大大的棕垫,“这还是第一次在四川发现”.
这是一座带底箱的墓葬,在全国非常少见,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4部织机模型。经专家辨认,确定为蜀锦提花织机模型。根据随之出土的15个木俑的比例进行推测,真实的织机有两三米高,与唐代出现的花楼机不相上下,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前,在四川只出土过两个斜口织机的实物,这么复杂的织机模型还是首次发现。
15个木俑也与众不同,胸前均有铭文,专家推测应是各个工人的分工。其中,一个木俑的服饰最特殊,推测应该是管理者。棺内,考古队员发现一具人骨,鉴定为50岁左右的女性,一枚刻有“万氏奴”的印章标志着她的身份。
在1号墓中,考古队员发现漆器残片上有“景氏”铭文。谢涛说,文献记载,景氏曾是楚国的望族之一,西汉初年迁至关中一带,后有一支入迁蜀地。“墓主或许与此有关”.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江章华告诉记者,椁板上铺棕垫、随葬大量漆器、木器,这些都是楚文化色彩。那么,这4座墓葬是景氏的家族墓吗?“目前还不能确定”.根据物探,此地可能还有墓葬群。
而木牍、竹简和漆木器能完好保存,与4座墓葬的地理环境和木椁结构有关。墓葬所在的丘陵地带为黄黏土,不太容易渗水。墓葬与地下的岩石层接近,渗水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土坑内的木椁,全部是榫卯结构镶嵌而成,外面包裹着青膏泥,椁板是50厘米厚的楠木。这些都很好地使内部随葬品处于饱水状况,与空气隔绝,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取简牍:小竹片“打包”出笼
发现状态:打开3号墓时,竹简全部浸泡在淤泥中,处于一种完全饱水的状态。经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看起来表面完好,其实内里已经呈海绵状。
难题:如何提取,才不“灰飞烟灭”?
解题:隔空操作,提线遥控。
整体提取--文保人员对竹简现场进行了保湿处理,通过整体提取的方式将其从墓葬中取出。如此,不会破坏竹简,也不会打乱编排顺序。淤泥中的竹简很脆弱,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文保人员先用一些小塑料板,一点点插入竹简的底部,再用一块大木板插到塑料板下,几个人一起托起木板,将竹简完全从墓葬中取出、包裹好送入实验室。
清淤浸泡--由于不能用手,接下来的操作全用棉线捆绑进行。工作人员将竹简小心地一支支取出,每支编号,每10支放在一个盒子里,用蒸馏水浸泡。竹简糟朽严重,钙化厉害,再用草酸清洗污染物。然后进行脱色处理,黑色的竹简就变成黄色的了。最后,再将一支竹简放在一个试管里,将试管插入木箱,进行脱水处理。
取织机:大机器裹土而出
发现状态:4台织机形态完整,滚轴上留有残丝,上方压着椁板盖着棕垫。
难题:造型较竹简更立体、结构更复杂、体积更大,如何完整取出?
解题:泡沫帮忙,薄膜保湿。
泡沫填充--文保人员先用泡沫将其填充加固,再用尼龙绳捆绑,混合着淤泥整体取出。
卷轴截取--椁板上那张大大的棕垫,是用许多小棕片缝制而成,文保人员采用卷轴法截取,再进行保水处理后覆盖上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