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酱、蘑菇、包裹、龋齿、针灸……这些常见常用字却难倒了不少在校高中生。记者挑选了十组生活中的常见词随机测试了一个高中班的36名学生,结果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写“酱”字,近一半的学生把“灸”字的“久”写成了“夕”。面对“龋齿”一词,36名学生基本全军覆没。(12月6日《沈阳日报》)
随着E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悄悄颠覆。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现象,已成为普遍现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教师,对“汉字危机”的现象、成因,也曾展开过很中肯的阐述。与成年人的“提笔忘字”相比,未成年人书写能力的下降更令人担忧。化解“汉字危机”,如果不从中小学的教育抓起,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汉字也会成为我们需要“申遗”的对象。
不让汉字也成“申遗”对象,就需要我们找准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真正症结所在,切实加强中小学的汉字书写教育,提高汉字书写能力。首先,要全面恢复中小学习字课程,改习字课为书法课,进而制定书法课课程标准,编写书法教材,让学生在书法课的学习中理解汉字、欣赏汉字、尊重汉字,恢复并强化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汉字书写传统。
其次,要重视黑板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多年来,在许多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室黑板的传统功能日趋式微,很多教师甚至语文教师,整节课只字不写,教学过程完全是点击式“联播”。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明文规定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一定量的板书内容。
第三,要用刚性的指标要求学校和学生重视汉字书写。比如,可以把关于写字的内容加入到各类考试当中,用考试这根指挥棒,来强制学校和学生重视写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广泛开展讲座、比赛、作品展览、兴趣小组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写字兴趣,激励学生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传承文化传统中重要作用,否则,真到该为汉字“申遗”的时候,那可就是莫大的讽刺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