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和谜语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抗日战争期间,它们好比文化战线的枪炮,发挥了特有的威力,一些名联、谜语至今仍脍炙人口。
号召抗日,激励斗志类
“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主权。”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在延安书写的一副对联,如号角长鸣,响彻中华大地,激励军民抗日斗志。
为了动员全民抗战,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1938年为湖北玉泉寺题写一副名联:“大千世界尽被鬼子踏碎;不二法门惟有抗战到底。”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写过不少慷慨激越的抗战对联,其中题于四川青城山的一副,最为荡气回肠:“要想着收复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对联中透出一定要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坚定决心。
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在抗战中,撰写过一副对仗工整、意蕴深刻的对联:“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还我北南东。”联语中的“北南东”指我国遭受日寇践踏的重点地区,疾呼收复失地,表现了炽烈的抗战热情。
1937年11月,延安召开追悼抗战烈士大会,毛泽东连夜拟挽联,这副长联以设问的语气,很有感召力:“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同年,山西孝义县曾举行“各界抗日运动会化装讲演会”,会场张贴一副号召抗战的长联:“国难当前非娱乐,现身说法,洵为化装讲演觉沉迷;时事日急忌徘徊,军民联合,以作破釜沉舟共济心。”其时国难当头,抗日救国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催人奋起。有的抗日对联言简意赅,同样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扼制沦陷区的中国人言论。有人十分不满,巧构一副短联,上联写“死”;下联倒写个“生”字,表达当时中国人宁可站着死,不可颠倒着生的反抗精神。
嘲讽汉奸,威慑敌胆类
抗战期间,民众对卖国求荣的汉奸恨之入骨,这在对联中也有体现。有的经商之家结合行业特点贴出别具一格的抗日对联。有个打铁店对联写道:“既铸宝刀多杀敌;又锤利铲尽锄奸。”重庆一家理发店贴出一副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这副对联的含义超出理发之外,一语双关,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洋溢其间。有个茶馆的对联写道:“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联语感伤时局,隐讽政府消极抗日,有如品茶令人回味。
山西临县一座观音庙有副讽刺汉奸的妙联:“保我众生,必先驱逐日寇;慈航普渡,最后独留汉奸。”1940年3月南京成立伪政府时,南京市警察厅长申省三献上了强迫灵谷寺中的灵谷老人写的一副贺联:“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正当汪精卫欣赏得很开心的时候,有人发现贺联隐含谐音,辱骂汪精卫:“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汪精卫成为日本的儿皇帝以后,1941年除夕,他洋洋得意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他无耻地以孙中山信徒自诩:“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有位聪明的文人在联中添加了几笔,便成了与原意不同的讽联:“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过路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
痛悼英烈,激励后人类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壮烈牺牲,毛泽东为之撰写一副挽联:“廿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里破碎山河,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该联对彭雪枫的赞扬、哀悼之情溢于言辞之中。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