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临危受命的战时外交官

时间:2011-12-21 17:30来源:世界知识 作者:关培凤 点击: 载入中...
  1935年12月,陈介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在中日关系日渐恶化的艰难处境中,积极参与对日外交,维护国家权益。1938年,中国政府派陈介出任驻德大使,斡旋中日战争爆发后的中德关系。 
   
  参与临战前的对日交涉 
   
  陈介(1885~1951),字蔗青(清),湖南省湘乡同风乡人。1902年~1908年,留学日本和德国,通晓日语、德语、英语、法语和拉丁语等。1912年回国,先后任职工商部、农商部、财政部等。1920年后任江汉关监督、大银行经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等。1935年开始转向民国外交事业。 
  1935年张群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为更好地处理即将临战的对日交涉,积极网罗社会人士。时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的吴鼎昌向张群推荐了自己的好友、有着留日背景的陈介。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民情激愤。当时已出任外交部常务次长的陈介于7月9日接见日本驻华参赞日高信六郎,严正指出,卢沟桥事变由日军挑衅引起,责任在日方,中国对此表示严重抗议;为免事态扩大,日方应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尽快派员与中方代表协商,根据正确事实,谋求和平解决。陈介声明:“保留我方对于该事件之一切合理要求。”当日高信六郎表示“日方亦应保留对该事件之一切要求”时,遭到陈介拒绝。随后,陈介还与外交部其他负责人拟定了要求日本向中国正式道歉、惩办肇事者、赔偿中方一切损失并保证杜绝此类事件的书面抗议,但该抗议书被蒋介石压住未发。 
  两天后,当日高信六郎向陈介探听中国军队调动情形时,陈介义正词严地指出,军事情形外人不得而知。中国军队决无向任何国家挑战之意,但如果任何国家要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中国则有抗战之决心。陈介向日高信六郎所作的答复,反映了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对日交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担任绝交前的驻德大使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度密切的中德关系随着日、德法西斯的日渐接近转趋冷淡。为尽可能孤立日本,挽救逐渐陷入低潮的中德关系,1938年,中国政府改派外交部常务次长陈介出任驻德大使。 
  9月,陈介抵达柏林,德国正忙于与伪满洲国互派“大使”之事,故意将陈介晾在一边,迟迟不接受其递交国书。陈介如坐针毡,处境极为尴尬。11月,蒋介石为挽回国家的尊严和体面,曾两次发电陈介,指示其或去英国暂住,或回国,“不可再驻德,否则国家与政府威信与体面全失,此种耻辱将无法湔雪矣。”然而,在陈介的抗争下,希特勒终于在12月底接受了陈介递交的国书。 
  陈介积极筹划,努力恢复和促进中德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使中德关系略有回暖。陈介在柏林不再受冷落,他以前结识的老朋友同他的关系依然密切。特别是欧战爆发后,为避免中国就欧战局势发表声明,公开反对德国,支持英法,德国进一步对华示好。国务秘书魏茨泽克主动向陈介表示,希望能增进同中国的关系,战后中德在经济合作方面将大有可为。同时德国在对华交付抗战物资方面,也比以往公开化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张群致电陈介,要求其对德交涉“相机进行”,并拟出具体步骤及办法。陈介则就对德交涉的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欧洲战争结束以前,中国同德国的交涉应本着暗中接洽的原则;在具体步骤方面,首先应与德国商谈经济合作问题,使德国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从而转变对中国的外交,改善中德关系;其次,在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再由德国派代表来中国协商整个合作计划;最后再由中方派员赴德国签署修好条约。为了贯彻加强对德关系的原则和步骤,陈介在柏林积极活动,广与德国军方、经济署以及亲华人员进行接触,得到了一定的回应。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军事同盟条约》签订,德国承认日本在所谓“大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中国政府对此极为震惊,认为这是德国公开支持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1月间,当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约见陈介向其表达重视中德之间的经济关系,并愿意调停中日战争时,陈介坚定地表示,中国为生存与主权而抗战,非达此目的,决难言和平,中日和谈必须以日军完全退出所占中国领土为先决条件。陈介还奉蒋介石指示进一步向德方表示,不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中国为达到抗战目的,愿意维持同德国的友好关系。 
  1941年6月,德国大举进攻苏联,为取得日本在远东的战略配合,德国打算在7月初承认汪伪政权。6月28日,陈介大使就德国拟承认汪伪政权一事直言魏茨泽克:中国数年来对德国万分容忍,无非是为了抗战的百年大计,希望德国不要承认汪伪傀儡政权,迫使中国不得不做出与德国断交的不幸举动。面对陈介的严厉态度,魏茨泽克虽答应上报,却要求中方“体谅”德国不得不暂时利用日本的苦衷,希望中国不与之绝交。最终,德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承认汪伪政权,重庆外交部被迫于7月2日发表声明,断绝中国同德、意两国关系。7月10日,陈介奉命关闭驻德大使馆回国。 
   
  出任驻拉美多国大使 
   
  对德绝交后,陈介转赴美国,仍以大使名义访问中、南美洲各国, 为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道义支持和筹集抗战经费而辛苦奔波。1943年7月15日,陈介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巴西大使。1944年7月15日,又被改派为中国驻墨西哥大使。8月1日,陈介大使代表国民政府与墨西哥政府签订《中国墨西哥友好条约》。条约规定,中、墨两国公民依所在国现行移民法律、章程等,自由出入彼此领土;两国公民应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规章,其财产受所在国法律保护;两国关系应以“平等和互相尊重主权的原则为基础”,加强两国已经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增进两国人民的各自利益。条约签订后,中、墨双方相互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1945年8月15日,国民政府任命陈介为首任驻阿根廷大使。1946年4月,陈介到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设使馆。期间,陈介同阿根廷政府就两国建立通商关系及实行直接通航等问题进行了接洽。1947年2月,陈介代表国民政府同阿根廷外交兼宗教部长蒲拉穆格利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签订了《中阿友好条约》。条约宣布中阿两国永保友好,亲密协作;两缔约国有互派外交代表及互派领事之权;两国人民在对方领土上有旅行、居住、工作、经营工商业的权利;两国还同意尽快签订通商航海条约。尽管《中阿友好条约》签订之时,由于国共内战严重损害了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同阿根廷扩大贸易联系在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实现,但陈介在阿根廷的外交活动对扩大中国在阿根廷的影响,加强中阿关系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介先后任驻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大使,为扩大中国在拉美国家的影响做出了努力。1949年,国民政府在大陆溃败之际,陈介考虑到今后的归宿问题,顾虑重重,遂自动离职。1951年8月15日,陈介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病逝,享年66岁。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朱镜我:以笔为刃的文化战士
  • 一个老新闻人的家国情怀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陈为人:用生命守卫中央文库的
  • 陈海松:年轻有为的红军政委(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 张謇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
  • 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