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昨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 敦煌市洪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示范推广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已完成荒漠化防治近56平方公里,为保护阳关、守望敦煌竖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敦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三面包围中,敦煌绿洲受到库姆塔格沙漠东延的侵扰,同时还有每年汛期来自祁连山北坡季节性洪水的威胁。面对“沙害”与“水患”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省科技厅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敦煌市洪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农业综合技术示范推广”,投入科技专项经费1110万元,在地处库姆塔格沙漠风口东进沙漠侵蚀的最前沿的阳关镇,以山区洪水资源再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古迹保护为主线,以敦煌地区绿洲生态系统重建为重点,构建起了防沙治沙-洪水水资源利用-生态改善-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开展区域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取得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据悉,项目推广示范了山区洪水疏流-渗滤-拦蓄、粘土压沙-石堤阻沙-生物防沙综合风沙防御、高寒生态产业等4项技术成果,建起清洪分离保护水源、13条梳流河道保安全、渗滤净化水害变水利等工程;建立了粘土固沙—石堤阻沙—生物生态保护示范区1个;综合整治了18 公里的洪水沟工程,建设完成了6 公里防洪坝,2 公里拦洪坝。通过这些工程的渗滤净化,拦蓄洪水救活防风林,化水“害”为水“利”、变沙进为沙退,向后退缩了近6公里。同时,对西土沟进行长期生态治理近3万亩,大面积种植拐枣、骆驼刺、梭梭等沙生植物,荒漠化防治近56平方公里,为保护阳关、守望敦煌竖起了一道生态屏障。建设了高寒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50亩,并引进优良品种金鳟、虹鳟,新建特色有机葡萄种植基地100亩,引进葡萄种苗23000株,带动当地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凸显治沙、驯洪、保家、富民等多重效益,形成以变害为利的集沙漠生态治理与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于一体的荒漠化及季节性洪水生态治理新模式。在当地开展了寒冷水鱼鱼病防疫、葡萄种植与加工技术、基于水热耦合的高效农业技术、生物防沙技术培训班12期。通过技术培训和农户的亲身体验,提高了项目实施区群众造林、养殖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为区域技术应用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技术人才,提升了科技支撑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
项目在实施中,注重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的中科院院士、专家的合作,发挥出了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咨询、技术指导,联合开展研发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发展高寒生态产业、高效农业生态产业,风沙防护体系的重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起到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