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曾经一度走过辉煌岁月的一大批雁滩村办经济体,在城市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近20年的迅猛发展。本报在2011年7月刊发的题为《借鉴“华西村”模式打造新雁滩》的稿件,已就雁滩村办企业的发展做过相应的讨论,并建议雁滩村集体学习“华西村”经验,依托目前当地的单体出租的基础,走联合之路,将该区域内的房屋整体开发,实现股份制经营,以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此外,雁滩村集体应考虑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引入专业团队来经营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求村办企业发展壮大。
走联合之路寻求产业升级
首先说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并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的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远的可以借鉴“华西第一村”模式,近的也可以借鉴“光辉村”模式。兰州市光辉村(现光辉村社区),是我省城中村改革开放的缩影。从村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最终实现股份制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彻底融入城市体系的现代文明社区。兰州光辉村,曾经的身份是市中心东方红广场后面的小农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入新世纪光辉村率先进行“城中村”改造。利用村落的地理优势,对村办小企业进行改造,建设成一流的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搞活流动,让市场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该村的年收入一跃达到了2000多万元,村民的身份也通过整村推进成为居民。居民住上了楼房,兰州光辉村的村民实现了身份和收入的双转型。2008年5月,兰州光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全村700多居民均成了股东。
对于目前雁滩村办企业的现状而言,要完全复制这些地方的模式是不现实的,但可以借鉴他们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首先是壮大集体经济,对于今后的雁滩而言,所谓集体经济不再是走老路子,就是要实现高新产业、商贸服务业的升级扩大,社区要依托目前当地的单体出租的基础,走联合之路,将该区域内的房屋整体开发,实现股份制经营,以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
引入专业团队经营企业
随着政府提出的市场“出城入园”政策的实施,接下来雁滩将有一大批村办经济体会面临出城入园的问题,村办的市场搬离雁滩,雁滩的村办企业甚至连目前“以房养厂”形式下的商铺租赁费用都将无处可收,这势必将影响到村集体及每一位村民的实际收益,因此,雁滩村办企业没有退路可行,只能勇往直前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在雁滩,目前以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制公司形式存在的村办企业,原则上它们都应该有公司合理化的管理机制及人才引进机制,但由雁滩村集体成立的公司大多数都由村社区书记担任董事长、其他工作职位则解决村民就业,绝大多数村办企业多年未曾有过人才引进计划。雁滩村办企业还须开阔发展思路,探寻经验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美分开,吸纳有经验及先进经营理念的团队来介入村办经济体的经营,让村办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一部分决定走自行经营路线的村集体,也应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从根本上实现雁滩村办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