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五彩裙的彝族女青年
大山怀抱中的美姑县城
凉山深处相依为命的彝族老少
彝族妇女的“盘花”
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以东,横断山脉的北段。它是彝藏民族交往、联系的“走廊”,是民族间迁移、往来的通衢要地。同时,凉山也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凉山地势较高,一般海拔在2000米左右,高的有4000多米,同时,山地面积大,以美姑、昭觉、雷波县为例,山地约占其面积的80%。凉山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7个县市,总人口378万,其中彝族近170万,约占总人口的一半,面积为6.01万平方公里。
群山之中美丽的美姑县
在数次进驻凉山的行程中,我们都将美姑县选为“中转站”。美姑县,有一条从金沙江入境的河流,峻美的高山和飘浮着白云的蓝天共同营造了这个令人梦魂萦绕的玲珑小城,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妖美而刚毅的姑娘与小伙……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各县、镇、乡与中国其他乡镇一样,每过几天便“逢场”、“赶集”。要想真实了解彝族人的生活交往方式,到凉山去“逢场”、“赶集”是最好的方法。牛牛坝是美姑县的一个小镇,有人口几万人。平时小镇冷冷清清,没有一点现代生活气息,但在“逢场”天,这里却热闹非凡。
彝族男女老幼赶集时,姑娘身穿漂亮、夺目的“五彩裙”,耳朵、脖子、手腕上戴着考究的银饰品,脚穿各式布鞋,在柔和的阳光下,你仿佛真看见了“天女下凡”;男的大多身披白、黑等色的披毡,头(扎)戴着各式各样的“巾”、“帽”、“丝帕”,腰间系着粗布条,从四周的山腰间慢慢走来。彝族中老年人也不甘示弱,虽然时光流逝而青春不在,但各拿家产的果品、布匹及羊皮、鸡禽,兴致极高地与青年男女一同汇集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摆谈、交流、做生意、买生活用品或看热闹。彝族人使用的物品价格在中国内地平均卖10元1斤,但在此仅买1元1斤,如买得多,价格还可以降。
我们站在高处远望,“逢场”的乡镇在五彩缤纷的色调里,如一条流动的彩河,亮丽无比。
难得一见的“盘发”
由于彝族从古至今生活在一个几乎封闭的地理环境里,其文化、风俗、语言等几乎自成一派。但与此同时,彝族受汉、藏文化的影响很深,汉藏文化、风俗、习惯也不断向彝族聚地延伸,彝族也在渐渐地接受外来的观念、习俗,形成了以昭觉、美姑为中心的一段地区。但凉山彝族至今仍然保留或继承了先祖们一些颇有代表性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彝族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把头发视为吉祥、平安的象征。年长者留有“盘发”(俗称“天菩萨”)。吉格拉木是一位86岁高龄的彝族老人,他的头发从两岁多便开始“留”,如今头发长约2米。平时,吉格拉木将头发左右盘在头顶,经美姑县文化站阿培向导耐心讲解,吉格拉木同意我们观看他的长头发。彝族人有一规矩,不准外人触摸头发,尤其是年长者的“天菩萨”,随意触动,被视为挑衅之举。
如今,彝族少年或青年较少留有盘发,偶有难得一见的少年或儿童留有盘发,其长度也只有几十厘米长。彝族姑娘以前多留有如“麻花”状的“盘发”,但到了后来更多人倾向于留“披发”。
在深入彝族乡镇的日子里,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彝族人对吃不讲究。如今,在美姑、昭觉等地,彝族人大多以土豆、玉米作主食,其中土豆占人均口粮的70%。彝族人吃土豆很特别,用猪油或菜籽油煎,待熟后切成一小块,掺山椒吃。各处乡镇都有男女甚至儿童卖土豆,每块炸熟土豆售价一角。二是彝族人对酒和烟特别“痴迷”。在中国甚至世界其他地方,喝酒、抽烟几乎是成年人的事。但在凉山,彝族女性、男性甚至老年人或只有十几岁的少年,都喝酒吸烟。在我们看来,此生活方式和不良嗜好,怎么会在彝族人中一代传一代呢?我们多次寻找答案,得到的都是几乎一致的回答:与生俱来!
在乡、镇、山村的彝族人农舍里,第一眼看见彝族人时便有一种特别的印象印入脑海,一身“披毯”外加嘴上的烟,或者是古铜色的脸与呷呷入肚的白酒……集市上,卖酒的人多,喝酒的人更多,喝酒的彝族人花1元钱买来半斤白酒,3分钟后全部喝光,且不伴一点菜吃。在乡镇的街头巷尾、树林田间,席地而坐的彝族男女一边喝酒、吸烟,一边聊天……
令人难忘的兄弟民族
据说,彝族人的婚礼很特别。终于有一天,我们在返城的途中见到了彝族人的“背婚”。彝族青年男女的相识全凭媒人介绍,双方较少互相认识,只是偶尔在街头、山上对歌才相识相爱。在媒人搓合下,只要双方父母派人将新娘背到男方家中,此为“背婚”。在将新娘背到男方房前的山坡与土地边时,新娘要在男方父母搭在山间的草蓬里过夜,新娘由亲戚陪伴。第二天凌晨6时,新娘便又回到娘家,待3年后择日结婚。新娘、新郎往往在结婚时才能看清各自的长相。
彝族的结婚仪式相当壮观,杀猪、羊、牛数十头(只),喝酒上百斤,吸烟几大筐,场面越大越显吉祥、幸福。
文化方面,彝族人有自己的文字,称为彝文。彝文以线条、点画结构而成。从历史演绎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在凉山州境内的各民族的先发有:宁、濮苏伍伍、古候等30多个。从历史上看,彝族一直受汉族与藏文化的影响,并以儒释道文化并举为文化精神支柱。今天,凉山的世居民族仍然有彝、汉、藏、回、傈傈、布依、傣等10多个,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并在各自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加以继承与发展,从而使得凉山这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州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致。
彝族人有自己的节日——“火把节”和春节。在这两大节日里,彝族人全部放下手中农活,携带全家到乡、镇、县城里庆贺节日,且通宵狂欢。其间欢聚的方式有:选美、摔跤、骑马、射箭、相亲、对歌等等。一直到节日过去数日,彝族人的兴致才开始降下来。节日里,收视率最高的是选美,美姑县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出美女最多的地方,多次在全州选美大赛上蝉联冠、亚军,成为彝、汉、藏等各族男子心中向往的地方……
凉山是个好地方,一个让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在交往中,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印象便是彝族人的无私、胸襟宽广。采访中,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彝族人自愿为我们扛器材、当向导,且不索取报酬。在昭觉、美姑、雷波等县的山上,时常有野兽出没,善良的彝族人拿上防卫的棍棒,为我们驱赶野兽。彝族人宽广的胸襟,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在布拖县拖木沟镇时,见到几位特别漂亮的彝族姑娘和几位彝族小伙在山间玩耍。我们一位伙伴想与几位姑娘合影,姑娘们爽快地答应了。拍照后,伙伴开玩笑要“背”一位姑娘到成都与其成亲,那位姑娘一直笑而不答。几位彝族小伙上前将我们六人全部抢到他们家里,摆上彝族人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砣砣肉”等款待我们。事后得知,那几位姑娘早与几位小伙成亲。彝族小伙、姑娘对我们的举动非但不生气,还以礼相待,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只是我们“晚”到“一步”罢了……
凉山彝族,一个令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兄弟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