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出身于京剧世家。他8岁学戏,11岁登台。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梅派”艺术风格。梅兰芳和杨小楼、余叔岩并称“三大贤”,又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
在中国京剧艺术发展史上,梅兰芳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表演艺术家。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将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而且在于他把中国戏曲舞台艺术推向国外,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戏曲的了解。梅兰芳于1919、1924、1956年先后三次赴日本演出;1929年底到1930年初赴美国演出;1935年赴苏联演出。他的艺术成就受到国外艺术大师卓别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洛维奇一丹钦科、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人的一致推崇。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表演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梅兰芳多次不为赢利地出国演戏,其目的就是要向海外宣扬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国际文艺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戏曲的绚丽多彩,博大精深,从而对中国戏曲刮目相看。梅兰芳几次赴日表演,使日本剧坛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兴趣,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剧目逐渐增多,梅兰芳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在苏联,梅兰芳也备受赞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京剧是伟大的艺术,第一流的戏剧。梅耶荷德看过节奏严谨的京剧后深受启发,彻底重排了他正在执导的话剧《智慧的痛苦》,并在说明书上特地注明“献给梅兰芳”以表敬意。
1930年,梅兰芳自费率京剧团赴美演出。一时间,京剧艺术风靡美国。梅兰芳这次访美是经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介绍,所以受到美国教育界的极大重视。梅兰芳成为沟通中美文化的使者。他所到之地,各大学教授、专家抱着研究东方文化、探讨中国古典艺术的目的前来观赏,并在美国各报刊上撰文大加称赞。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旧金山大学、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美术博物院等院校纷纷款待梅兰芳,邀请他来参观、演出或举行座谈会。罗森城波摩拿大学还决定赠予梅兰芳文学博士荣衔。该校毕业生授衔典礼本应于6月16日举行, 但因梅兰芳将去檀香山,学校破例将授衔典礼提前到5月28日举行。典礼上校长亲自向梅兰芳颁发了文学博士证书。不久在南加洲大学50年校庆之际,梅兰芳又荣获该校授予的文学博士荣衔。当梅兰芳上台领取文凭时,全场上千人起立鼓掌表示祝贺。从此,梅兰芳不仅被称为中国京剧艺术家,还被称为梅博士。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