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好事多磨,位于大马路(今南京东路)的百货大商场永安公司与“天蟾”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永安公司是近代上海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由澳大利亚华侨、广东香山人郭氏兄弟创办。当时澳大利亚是英属殖民地,郭氏兄弟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帮忙,强令拆迁位于“永安”后身的“天蟾舞台”,以便向南扩展,扩大“永安”的经营面积。顾竹轩当然不肯拆迁,四处奔走交涉,依然无效。最后,他得到了杜月笙的帮助,用重金聘请了两位外籍律师,将官司一直打到英联邦最高法院。经最高法院裁定工部局败诉,并赔偿天蟾舞台的拆迁损失费10万银元。这件事对顾而言是名利双收。10万银元的赔偿费使顾不但没有蚀本,反而大赚了一笔。他在今福州路口新建了上海最大的京剧舞台——天蟾舞台,座位3000余,上下4层。顾竹轩状告工部局获得成功,使很多视租界势力为太上皇的人也对他分外佩服,不得不称他真有“牛皮”。而“顾四牛皮”这一绰号也就这样叫开了。
顾竹轩名望如日中天。他与同宗远房、国民党高级将领顾祝同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提高了他在上海滩的社会地位。20世纪30年代初,顾祝同任江苏省主席,顾竹轩则以为其祝寿的名义,在扬州买了一所旧园,整理一新后取名“祝同花园”。顾祝同也以礼相报,在顾竹轩40岁生日之际,派代表登门祝寿。抗战胜利不久,当时已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利用到上海公干的机会,顺道拜会了顾竹轩,提高了顾竹轩的身价,旋而顾被上海市政当局聘为市议会议员。不但如此,顾还利用机会与最高层接近,他曾跟蒋介石合过影,之后便将这张照片一直悬挂在天蟾舞台的四楼房间内,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
不忘赈济乡里
顾竹轩出身贫寒之家,目不识丁。当有了一定社会地位之后,顾竹轩开始洁身自好,关心同乡人的疾苦,多做善事。
1929年冬,顾氏返里葬母。事先闻知家乡是年大旱失收,特地筹措了一大笔银元乘专轮还乡。丧事既毕,宣布放饭。凡登门求济的,赠孩童银元1枚(价格可抵50斤稻),青壮男女2枚,老人5枚,鳏寡孤独者七八枚不等,最多的10枚。直至带回银元放完为止。
1931年秋,运河决堤数十丈,顾竹轩竭力奔走呼号华洋义赈会和红十字会之间。在他和盐城美籍传教士白秀生的努力下,终于为盐、阜、东(东台)三县求得了大批粮食、衣被和药品。
这次赈灾中,顾竹轩为了多筹集善款,还将自己位于闸北太阳庙路附近的天蟾玻璃厂卖掉,共集资了五六万银元。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他将天蟾舞台停业,作为涌入租界避难的盐阜同乡栖身之所。楼上楼下人满为患,顾竹轩慷慨解囊,供应其衣食所需。要求回苏北老家避难的,顾氏同三北轮船公司董事长虞洽卿协商,租得长江客轮将难民分批运往苏北泰县口岸,再换乘顾的大生轮船公司船只,转送至盐阜各地区。历时2个月,共约收容、运送了上万人。
1937年发生“八·一三”事变,难民纷纷涌入租界避难。此前,他的表妹登门哭诉,说其夫、大世界经理唐嘉鹏在外偷情,回家就打她。顾竹轩非常气愤,向黄金荣打招呼,说要狠狠收拾唐嘉鹏,黄曰:“这是你们家的事,我不插手,那小子随你怎么收拾都行。”顾随即命徒弟将唐打死。唐的拜把兄弟状告顾竹轩教唆杀害大世界经理唐嘉鹏,令顾身陷囹圄。顾保释出狱不久,就慨然再将天蟾停业,改作难民收容所,直到3个月后战线西移,难民开始陆续离去。
暗助中共
顾竹轩早年混迹上海滩,为的是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一度迷失方向,干了一些助纣为虐的蠢事。后在其侄、中共党员顾叔平的影响下,弃暗投明,支持革命活动。
1924年秋,顾竹轩任沪北区保卫团团副,成了地方武装官员。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顾竹轩配合蒋的军队,参与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他还和蒋介石合影,得意洋洋,将照片一直挂在天蟾舞台4楼自己的办公室墙上。
风云变幻,顾竹轩思索自己的前途。他一方面为蒋介石出力,一方面又敬佩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乃至暗中救助起义的武装骨干。时任工人纠察大队长的姜维新被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他的兄长姜维山在“天蟾”工作,是顾竹轩的手下。姜维山请顾竹轩营救,顾拍拍胸脯,一口答应,由“天蟾”出面保释姜维新等三人出狱。事后,姜维新向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汇报此事,周恩来说:“顾竹轩为人还是可靠的。”
顾竹轩嫡亲侄儿顾叔平,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早年投身革命,曾多次利用顾竹轩的关系,在最危险的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抗战爆发后,顾叔平奔赴苏北盐阜地区新四军驻地。返沪后,顾竹轩问他:“新四军在我们老家怎么样?扰不扰民?是真抗日还是占领地盘搜刮百姓钱财?”顾叔平如实相告:“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真心抗日!秋毫无犯,老百姓安居乐业。”顾竹轩闻言,脸上露出了快慰的笑容,连声说道:“自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没有一支军队不扰民的。这下可好了,来了新四军,老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啦。”他是个有爱国心的江湖人士,明白事理,思想渐渐起了变化,倾向抗日,倾向进步。
1943年春,时任中共盐阜区委组织部长的喻屏与时任中共淮安县委书记的妻子李枫,奉命去延安参加整风,组织上将掩护喻、李二人经上海去延安的任务交给了顾叔平。从根据地到上海,一路上遇到几次危险,都是顾叔平抬出顾竹轩的名头后才化险为夷。到上海之后,顾叔平也没有隐瞒两人身份,向顾竹轩将实情和盘托出,请顾帮忙。顾竹轩出于安全考虑,让二人寄居在地藏寺中,花了大约20石米的钱打通关节,取得了去太原的通行证。为了谨慎起见,顾竹轩又吩咐义子李少春写了封致其父、京剧名角李桂春(艺名小达子)的信交喻、李二人随身携带,以便出现困难时可以一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因为这件事,顾竹轩差点身陷囹圄,但他无怨无悔。
1945年3月,中共射阳县委书记马宾的妻子林立患上甲状腺肿大病。组织要求顾叔平与林立假扮夫妻,赴上海治疗。顾叔平请顾竹轩通过关系,让林立住进了红十字会医院(今华山医院)。出院后,林立又在顾宅休养了十多天。他们临走时,顾竹轩将自己的幼子顾乃锦(瑾)交给顾叔平,让他参加新四军,投身革命(顾乃锦后加入中共,解放后任上海黄浦区文化局副局长)。
解放战争时期,组织派顾叔平到上海工作,顾叔平在顾竹轩的大力协助下,当选榆林区副区长。他还利用天蟾舞台的经理室,作为地下党开会的地方。解放前后,顾竹轩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地下党和解放军做好接收工作,有效地维持了社会治安。
上海解放后不久,陈毅市长即亲赴天蟾舞台看望顾竹轩,给了顾很大的面子。1949年8月,上海市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顾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1956年,顾竹轩在沪逝世,享年70岁,走完了奋斗拼搏、投向光明的人生之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