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清国画艺术赏析
何祖清,字青石,号云海轩主人。1963年生于甘肃兰州。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国画院画师、西部书画院院士、甘肃飞天书画学会会员。
自幼酷爱绘画,青少年时期师从我省著名画家杨国光、佘国纲等老师学习素描、油画,国画得到西安美院张义潜教授的点传深教。数十余载,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废纸千张,秃笔百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擅长山水,兼作花鸟、人物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画大奖赛及美展。
国画《猫蝶图》入选中国第四节艺术节美展;
《西部风光》荣获2001年甘肃青年书画大奖赛二等奖;
《炳灵秋山图》荣获首届“新港杯”中国画大奖赛优秀奖;
《陇南秋瀑》荣获甘肃省首届“警苑杯”美术书法展优秀奖;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参加2008“奥运有我”全国书画作品巡回展;
《黄河三峡闹龙舟》参加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陇山陇水总宜人》入选2009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命脉》参加2008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陇山幽居图》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新人新作国画作品展;
《陇山云瀑》参加2011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江山如此多娇》参加“光明的中国”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
《陇山云瀑》参加2011中韩日书画展,并赴韩国参加开幕式。
出版有,《何祖清山水画选》、《何祖清国画作品》。其多幅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专集等。部分作品被艺术馆、国内外各界名人雅士及爱好者收藏。
笔苍墨润 陇山如画
——读何祖清山水画
李秀峰
中国传统绘画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中国文化积淀下的实质性的物化形态。在当今中国画样式的多元化时代,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嬗变中发展和更迭。在经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的冲击和对传统绘画价值予以反思重古的背景下,当代山水画的范式构建主要呈现出二种取向:一种是用西方的艺术观念和方法改造旧有的绘画传统,往往被称为革新派或融合派;另一种是在传统绘画内部寻找变革方案,以借古开今,往往被视为传统派或延续派。我观何祖清的山水画,当属后者无疑。
何祖清自幼酷爱绘画,青少年时期师从我省著名画家杨国光、佘国纲等老师学习素描、油画,绘画基础扎实,国画得到西安美院张义潜教授的点传深教。何祖清是一位走进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艺术家,是一位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艺术殉道者。他一直遵循着走向自然,以自然为师,把自然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文化积淀和精神源泉。
何祖清在传统中“取象不惑”,明乎理而手相应,从中分解、提炼、总结出能为我所用的笔墨元素。又在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锤炼、升华,逐渐形成了符合特定地貌特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能够传达自己对事物独特感受的笔墨语言。他注重骨法用笔而又率真见性,中锋为主、侧锋、散锋兼有,皴擦点染、笔苍墨润,挥洒之间笔下风生水起,变化万千继而生发成其画中“形神兼备”的意象之形、浑厚苍茫之气,与其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强调主体精神的追求相得益彰,使观者如徜徉于山林之间,松涛阵阵,谷流清响,身临其境之感,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又体现出了万物形象里的节奏韵律。品读何祖清的山水画,犹如欣赏令人悠然忘我、心灵澈净的琴曲,悠缓低吟、急转高扬,雄浑不乏清新、苍茫亦见润泽、空灵而又浑厚、重笔墨重意境。
何祖清的画作,山容水意并生腕底的还有他的巨幅新作《陇山云瀑》。画中之山,恣意纵横,峰峦次第;画中之水,势挟风雷,豪飞墨喷。观祖清的山水,常常不作近观,仿佛水拍襟袖,山压眉宇,徘徊瞻顾,不能自已。
明代人张岱曾经说过:“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何祖清的画作便彰显出浑然一片陇山陇水之癖,其笔墨深情就是对现实生活所表现的热情和态度,也是画家赖以创作、赖以大做文章、大显身手的契机。每个人的素养、兴趣、爱好乃至笔墨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也各有差别,也正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所谓师古人之心不如师古人之迹,何祖清画中写实的山水,究竟是何处的冈岭出没,林树隐显,大可不必寻根问底。“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底堪持赠,恍惚难名第几峰。”这正是他乡情的纠结。
何祖清是一位追求笔墨神韵的画家,在自由自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心绪,还会在不停的寻找艺术的本源。勤奋、艰辛的探索伴随他走过了寒来暑往,与自然的对话伴他春夏秋冬,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何祖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样式。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