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科普”

时间:2018-06-24 13:5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点击: 载入中...
 
 
 
  当互联网遇上科普,恰似氧化钙碰到了水,化学反应非常激烈。科学热点、健康知识、辟谣文章……一时间,你想知道的科普内容在这里应有尽有。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传播渠道广,这些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给科普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网民的科普需求,预判科普趋势,中国科普研究所历时三年,对互联网科普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研究,发布了《中国科普互联网数据报告2017》(下称《报告》)。这个《报告》为科普工作者精准定位科普受众、推送科普内容出谋划策。
 
  “信息社会已经走入数据时代,《报告》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挖掘,记录着我国科普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发展历程。”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说。
 
  弄清楚公众需要什么科普内容
 
  “传统的科普方式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受众主要是被动接收,主动性比较低。”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钟琦一直从事科普信息化相关研究。她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互联网的出现让科普载体、受众、作者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普需求也从“你能给什么”转变为“我想要什么”,“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内容成了最重要的课题”。
 
  钟琦团队通过中国网民的搜索行为来反映其真实的科普需求。他们在确定主题、种子词的基础上,以百度搜索为数据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抓取、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所谓种子词就是数据抓取的一个标准,我们和科学家、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讨论,筛选出了一批普通群众应该知晓的科学词汇。”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黎明解释说,“根据近年来的科普热点,我们确定了健康医疗、食品安全、航空航天、信息科技、前沿技术、气候环境、能源利用、应急避险8个科普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像白细胞、温室效应、红外线这类的种子词”。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民最关注的科普主题排名前三位是:健康医疗、信息科技、应急避险,其中健康医疗的搜索占比达53.78%;最关注的科学常识排名前三位是: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物质与能量,其中生命与健康的搜索占比为65.62%。可见,跟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知识是公众最为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数据为科普工作者今后选择科普内容提供了依据。研究中还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女性群体的科普搜索意愿比男性群体更高,并且对养生、抑郁症、宫颈癌等生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男性群体则表现出对飞行器、碳纤维等“黑科技”的痴迷。
 
  “同时,我们还发现,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艳丽举例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两次探索到引力波、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阿尔法狗”横扫李世石……诸如此类新闻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科普热情。
 
  科普内容与新闻发布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工作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独立的新闻报道或是单纯的科普文章,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在新闻中穿插一些科普知识,再以短视频、小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效果就要好一些。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不仅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比较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也达到了科普工作“蹭热点”的效果。
 
  要掌握发布科普信息的最佳时机
 
  了解了公众科普需求以后,什么时候是科普内容发布的最佳时间,给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2015年,中国科协、中国科普研究所就与新华网合作共同建设了科普舆情数据监测系统——科普中国实时探针,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在线分析。
 
  研究表明,每天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3点左右以及每周三和周四是网民对科普信息关注度最高的时段,在此期间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转载量和评论回复数都达到了一天或一周的峰值。从每月舆情热度走势来看,用户在工作日通常生活比较规律,使用互联网比较便捷,对科普信息的阅读、分享、评论会较为活跃;周末时,用户通常选择休息、娱乐或者是看一些“轻新闻”,对科普信息的关注度会有所下降。
 
  “这项成果对于我们在重要活动或是热点新闻发布时机的选择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钟琦以科普日为例介绍说,目前,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六是全国科普日,许多科普活动会在当天开展。“为了提升科普日的影响力,我们建议在9月的第三个周三和周四开始进行预热宣传,从而调动公众参与当天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科普日的传播效果。”
 
  科普舆情监测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是针对网民的回复、评论,发现新的科普需求,从而进行二次传播、深度解读。“2017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我们对2000条网民言论进行抽样分析。”对于调查结果,王黎明介绍说,有24.8%的网民期待我国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作出贡献,有15.9%的网民表示对碳卫星的功能及意义有兴趣,但也有20.6%的网民依旧吐槽雾霾。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分析,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会得到新的科普方向。比如,碳卫星如何破解大气污染问题、雾霾与碳排放的关系、航天技术的各种应用等,这种根据网友反馈细分出不同角度的传播内容,加速了科普工作向精准化、精细化发展。
 
  须明白科普形式要因人而异
 
  我国早期科普读物的目标对象是中小学生以及广大农民、市民等群体,当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到来以后,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显示,在移动端科普受众中,超过57%的用户来自23至40岁群体,18岁以下青少年占比较低;20至29岁网民占据了2016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的最大份额,达43.82%。
 
  此外,45.5%的移动端科普用户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背景,新科普的受众已经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覆盖人群也已拓展到白领、大学生、企业管理者、人文学者等。
 
  “对于这类人群我们通常采用深度文章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小学生、老人以及学历较低的人群的科普需求。”在钟琦看来,中小学生是一个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用QQ交流而不是微信,身上流露着浓重的二次元气息……“如果我们用他们的思维逻辑生产科普内容,用他们的语言制作科普视频,传播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虽然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已不再陌生,但他们通过看电视获取信息的习惯却很难改变。在社区里安装具有科普频道的电视,会让老人们在闲暇时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这未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科普手段。
 
  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很难通过线上渠道获取科普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完成科普信息化落地工程,尽量为他们多提供一些展板、海报、音频等形式的科普内容。”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日报记者李芃达)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