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航伟
大西北网讯 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要习惯主动发声,回应社会关切,处乱不惊而没必要“反应过激”。执法部门做到“法治至上”,就会引导群众“理性至上”
每一个重大突发事件,都是考验干部的时刻。当前突发事件应对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舆情”。如果说事件处置决定突发事件的最终结果,那么,舆情应对决定事件的社会影响。许多案例表明,在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习惯于逢事“捂盖子”,反倒使谣言有了走在真相前面的机会,也使煽风点火、渲染炒作有了空间。
谣言止于公开。理性回应、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关键是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这样既可以有效缓和公众的焦虑,又可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从而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实现“止谎止慌”、安定人心。
媒体是传达信息、与公众沟通的主要载体,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一定要重视与媒体的沟通和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
主动发声,引领社会舆论。在突发事件中,一些干部面对媒体存在“怕、躲、捂”等消极应付现象,容易造成舆论危机。实践表明,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既要以快制快,迅速抢占舆论先机,又要防止快中出错,在事情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把不真实不准确的东西发布出去;既要速报事实,有针对性地讲清真相,又要慎报原因,不轻易下结论;既要先声夺人,在最短时间内公布真相,让谣言无以立足,又要再报跟进,滚动播报信息,不断公布事实真相,有效引导舆论发展。
注重技巧,选准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点。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沟通中,首先要以诚相待。面对媒体,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新闻发布传达的信息要准确、清晰,向群众作坦诚的解释。其次要简洁明了。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情况,让群众明白。再次要开门见山。选准公众的关注点和媒体的兴趣点,言简意赅,表明立场。最后要处乱不惊、条理分明地传达自己掌握的信息,传递政府积极、严肃、稳妥处置突发事件的态度,凝聚共识、树立信心。
抓住重点,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影响力。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往往在一些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发一声或一言就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要完善沟通机制,运用好党报党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这里要强调的是,既然承认矛盾存在,就没必要为突发事件“反应过激”。不按制度和程序采取措施,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讲法治、讲公正。执法部门“法治至上”,就会引导群众“理性至上”。因为这些事件的性质并不复杂,群众表达的主要都是利益诉求,并渴望实现公正。只要尊重民意、坚持法治,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复杂的问题便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陕西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杜航伟日前与基层同志座谈时说
(本报记者 王乐文整理)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