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儿童百科全书》、《How&Why》、《万物简史》……记者近日阅览某知名网络书城的童书科普馆畅销榜发现,前十位竟然有八本都是国外作者撰写并翻译引进的。事实上,从影响了几代人的《十万个为什么》,到《小灵通漫游世界》等,中国科普创作的发展也曾经历过鼎盛期。而如今在某知名网络书城上,《十万个为什么》的评论数,不足《甄嬛传》的三分之一。
根据科技部2012年底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0.57亿册,仅占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0.74%;而这两个数字在2009年分别为0.69亿册和0.98%。三年过去,数字不增反减。是什么导致中国的原创科普陷入如斯落寞境地?业内人士介绍,利润较少使得原创科普图书成了“烫手山芋”,很多出版社转向了教辅类这一“稳赚不赔”的生意。
可读性也是科普图书必须迈过的门槛。“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一位科普界人士说,很多科普图书在推广时都遇到这样的“尴尬”。缺乏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和非专业人士感觉像在“听天书”。“很多科普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很陈旧,不是‘剪刀加胶水’的拼凑,就是模仿十万个为什么的问答,要么就是板着脸讲大道理。”一位九岁孩子的母亲说,孩子很难对这样的书籍提起兴趣。就在不少国内出版社转向时,不少国外的大型出版集团仍然认为科学普及拥有巨大的市场。同时拥有《自然》科学杂志和发行量非常高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的英国最大出版集团麦克米伦科学和教育,日前就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
其首席执行官安娜特·托马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这一办公室除了帮助汉语和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出去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让科研成果被更多大众所认识”。
麦克米伦旗下也出版了包括《神奇的动物》等系列的少儿科普图书,销量颇丰,其旗下科普类杂志《科学美国人》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行量。安娜特说,虽然为《科学美国人》撰写稿件的很多是诺贝尔奖得主,但这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概念都被放在大众可以理解的环境中出现,发表的都是大众关心而有趣的科学话题。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