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月,尼克松出生在这所即普通又狭小的房屋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中新社发 张炜 摄
1913年1月,尼克松出生在这所即普通又狭小的房屋里,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图为尼克松故居客厅。 中新社发 张炜 摄
新华网洛杉矶2月21日电(记者柳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约巴林达市,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坐落着一栋乳白色木房子。1913年1月9日,在这栋木房子中,诞生了一个婴儿。55年后,这名爱尔兰人后裔,汽车加油站和百货店老板的儿子,当选美国第46届(第37任)总统。他就是理查德·尼克松。
木房子前草坪边散落的鲜花中,静卧着两座青黑色大理石墓碑。右边的墓碑上刻着两行金字:“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理查德·尼克松”。另一座属于他的夫人帕特。
理查德·尼克松基金会的乔纳森·莫夫罗伊迪斯指着尼克松总统墓碑上的墓志铭对新华社记者说:“如果评价尼克松总统的一生,我觉得就像这句话一样:他是和平缔造者,历史将给他最高荣誉。”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横跨太平洋飞到中国北京,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同美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他对中国的7天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40年后的今天,尼克松已经和夫人一起长眠在故乡,他出生的木板房和他的墓碑一道,每天接受着来访的人们崇敬和缅怀的目光。
在1990年于尼克松的故居所在地落成的尼克松图书馆,尼克松访华时在下飞机后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一幕被塑成铜像,立在图书馆中国厅的中央。展厅里红色的“新华门”下,灯光洒在两位领袖身上。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微笑地站着,伸出手去;尼克松总统则跨了一大步,开怀大笑着主动伸出手。
“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的,”尼克松当年这样说。
中国厅是尼克松图书馆的中心部分。展厅墙上悬挂的第一张大照片是尼克松与毛主席和周总理会谈的合影。旁边一组彩色照片记录了尼克松在中国7天访问中的点点滴滴,照片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这里还保存着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的相关资料。
在中国厅一旁的世界领袖厅里,共陈列着10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塑像,包括丘吉尔、戴高乐、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等。其中只有两座坐姿铜像,而且放在前面最突出的位置,那便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尼克松的政治生涯中有两件大事被载入史册,一是水门事件,一是访华。40年过去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不断扩大,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尼克松政治遗产的积极方面有了更多认识。
陪同参观图书馆的莫夫罗伊迪斯说,尼克松总统结束了越南战争,在他的努力下美国与苏联缓和了关系,尤其是在他的推动下中美恢复交往,把10亿人带进了全新的外交关系。“尼克松总统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的社会,我觉得世界和历史是会记住他的”。
他还指着图书馆大厅一面挂满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墙告诉记者,“尼克松是历史上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次数最多的美国总统”。记者数了一下,从1952年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开始,直到1994年去世,尼克松54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中美关系现在越来越重要,尼克松总统在美国的形象也越来越好。我所认识的美国人现在提起尼克松,不再提水门事件,而更多谈到他在美国外交处在十字路口时的贡献,”莫夫罗伊迪斯说。 (责任编辑:鑫报)